安徽景丰纸业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页 > 问题解答
问题解答
来看世界最早的纸 比“蔡伦纸”早250年
发布者:admin 来源: 发布时间:2018/8/8

和蔡伦系“抄纸”完全不同 少数民族地区仍在使用

世界上第一张纸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长得什么样子?是如何制造的?昨天,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南信大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李晓岑教授给出了答案,他发现在东汉蔡伦造纸之前就有了“浇纸法”,出土于放马滩古墓的西汉古纸,早于蔡伦“抄纸法”造纸250年,而且作为完全不同于蔡伦系的造纸方法,这种浇纸法至今仍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使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

比“蔡伦造纸”早了250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究民间造纸术,经过20多年的研究,他发现,其实在东汉蔡伦造纸之前就有了浇纸方法,在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古墓里发现的一小片“残纸”时代比蔡伦纸早了250年左右。

他解释说,其实早在1986年,专家在甘肃天水放马滩的一座汉墓里就无意中出土了一张“残纸”,它长不过五六厘米,宽不过两三厘米,上面用植物染料画有残损的地图,而经过考古研究,该汉墓应该属于西汉文帝或景帝时期,大约早于蔡伦时期250年。

但是由于发现的“残纸”厚而粗糙、纤维分布不均、表面无帘纹,和蔡伦系的造纸完全不同,加上一张纸如何跨越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古墓里做到不朽保存下来,也是个谜题,因此对于它是不是一张纸,是不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此前仍有争论。

为了搞清楚这个谜团,李晓岑把实体显微镜带到甘肃,放大观察它的细节,纸张的特点在显微镜下一一展现出来,他发现纸面细纤维渣。而且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和临近的放马滩秦墓里发现的木版地图非常相似,说明这张纸的确是古纸,它的时代和放马滩秦墓时代不会相隔太久。

另外,经过20多年,通过走访中国近10个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方法的调查,李晓岑发现这个和“蔡伦纸”完全不同的古法造纸方法在中国的傣族、藏族的某些地区仍在使用,被称为浇纸法造纸。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用这种古传的造纸方法来抄写经文。

最早的“纸”如何造出来

专家演示“浇纸法”关键步骤

李晓岑说,由于这些古纸表现出和蔡伦纸薄、表面光滑、纤维分布均匀、表面有帘纹等完全不同的特性,结合20多年来走访少数民族手工造纸的调查,他认为,中国的传统造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造纸方法,一种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蔡伦系的“抄纸”法,另外一种就是制造这世界最早古纸的“浇纸”法。

那么世界上最早的纸到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研究生王丽萍现场为大家讲解和演示了“浇纸法”的工艺。

首先把麻、树皮等纤维材料,在水中浸泡10多天甚至更长时间,将不可用的表面杂质泡除,然后加入石灰粉等材料浸沤多天,得出可以用于造纸的植物纤维,再将这些纤维捣成浆,把浆水调合成适合的浓度,然后浇在造纸帘上,最后放到室外晾晒,短则一两天,长则三四天,一张古法制作的“浇纸”就大功告成了。

记者看到此前制作好的浇纸,由于没有采用抄纸法的“压制”这个步骤,因此浇纸的纸张两面有不同的手感,贴近浇纸帘的一面是光滑的,而没贴近浇纸帘的另一面则有粗糙的植物纤维颗粒。

李晓岑说,由于浇纸法采用的是一帘一纸,造纸效率极低,一天只能制造几十张纸,而蔡伦系的抄纸法造纸,用的是一帘多纸,造纸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最快一天能制造上千张的纸张,加之蔡伦大大拓展了造纸使用的原材料,由最初古纸简单使用麻为原料造纸到之后使用树皮、棉絮、破鱼网造纸,因此蔡伦抄纸法造纸就逐渐取代了浇纸法,渐渐流行开来。而古法浇纸术仅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得以保存,在其他地区渐渐式微而变得不为人知。可以说,蔡伦对于造纸术的改进才让纸张作为一种媒介开始大规模流行。

最初的纸用来包装

偶尔才用于书写或绘画

其实蔡伦纸之前中国就已出现纸张的记录还远不止放马滩汉墓出现的这一片残纸,李晓岑说,在上世纪90年代,在甘肃省敦煌悬泉置遗址还出土过西汉时期的纸质文书,有四五百片之多,它们最早的断代也比蔡伦时期早了近200年。

经研究这些纸和放马滩汉墓的残纸使用的是一种造纸方法,即浇纸法,另外,这么多古纸中有字的却极少,而同时出土的竹简上却记载着大量的文字,由此学界判断,虽然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造纸工艺技术,但是纸张却不主要用于书写领域,而是作为包装,只是偶尔用于书写或绘画。


问题解答
联系我们
传真号码:+86-554-3312892
地址:安徽省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南路29号
电子邮箱:3747884@qq.com
网站地址:www.jf-paper.com
在线客服